微信平台
English
这是一张图片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新闻中心 - 行业资讯

铁汉生态聚焦丨PPP较传统BT的“十大”优势

发布人:   时间:2016-12-09  点击数量:

PPP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,已成燎原之势,各参与方也非常关注PPP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。众所周知,本轮PPP不包括传统的BT,但目前市场上却存在“假PPP”,比较普遍和典型的就是“拉长版BT”。本轮PPP相比传统BT有以下 “十大”优势,加大社会资本方投入PPP浪潮的信心。

优势一:政策导向力度大。2012年,财政部、发改委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《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》,明确规定“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,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等不得以委托单位建设并承担逐年回购(BT)责任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”。而对于本轮PPP的政策推动力度确是前所未有,发改委、财政部和中央各部门已陆续出台多项PPP相关政策法规,PPP立法也已进入程序。

优势二:目标明确。传统BT本质为施工企业垫资开展工程承包或政府延期付款,目标是融资;而PPP项目,融资只是目标之一,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是其根本。

优势三:运营效率高。传统BT和本轮PPP表面差异在于“运营”。PPP包括三大核心内涵:全生命周期整合、绩效导向(明确绩效标准且按绩效付费)、合理的风险识别和分配。而传统BT不存在运营环节,缺少收费和绩效挂钩,更缺少合理的风险管理,施工企业无内在动力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高绩效。

优势四:适用领域更广、期限更长、流程更规范。①适用领域:传统BT在政府付费类市政工程领域运用较多。而对于本轮PPP,按照国办发[2015]42号规定,覆盖十三个行业和领域,包括政府付费、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贴三类项目,即包括经营性、准经营性和公益性项目。②期限:传统BT项目,政府回购期限一般不会超过10年;而PPP项目期限原则上在1030年之间,甚至更长,有利于平滑财政支出。③操作流程:传统BT项目操作流程简单,缺乏统一性。而PPP顶层设计包括流程的规范性要求,增加了物有所值评价、财政承受能力论证、项目实施方案、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(或PPP项目库)等一系列流程,确保PPP项目的成功落地。

优势五:财政支出纳入中期财政规划。传统BT项目相当部分地方政府未纳入预算。而PPP项目,根据财金[2016]92号规定:“将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,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,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,保障政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履约能力”。因此,PPP项目不仅纳入预算,而且纳入政府中期财政规划,保障了社会投资。

优势六:减轻地方政府负债。传统BT项目本质为政府延期付款,基本纳入了地方政府债务。而PPP项目按绩效付费,纳入财政各年度支出责任,不纳入地方政府负债。

优势七:监管和信息公开规范。①监管:传统BT项目政府只关注项目竣工,一般不参与过程监管,会导致建设和运营脱节。而PPP监管要求较高,强调全过程监管,包括行政监管、履约管理和公众监督等。当建设和运营出现重大事项时,政府有权介入。②信息公开:传统BT项目信息公开不足甚至缺失,导致不规范交易屡屡出现。而PPP项目依托综合信息平台,促进PPP市场公平和规范,督促各方履约。

优势八:物有所值。传统BT项目成本为建设和融资成本,因难以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,所以难以做到物有所值。而PPP项目强调政府和社会资本收益共享和物有所值。

优势九:社会资本投资风险降低。以前BT项目,因回购款未纳入预算等原因,导致政府无力回购或拖延付款。而政府付费PPP项目必须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,纳入年度预算和跨年度财政支出,政府付费保障性强。社会资本还可与政府就项目风险充分识别和分配,通过风险转移等手段降低自身无法管控的风险。对于使用者付费项目,社会资本只要绩效标准达标,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,投资风险明显降低。

优势十:融资力度加大。根据四部委财预[2012]463号要求,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已对一般BT项目停止融资。而对于PPP项目,大部分金融机构逐步转变思路,积极创新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,加大PPP融资力度。